早上短短四個小時,就吃掉四份印度拉餅和四杯拉茶
抱著這飽飽的肚子,我們要慢慢走到下個景點!
離開小印度區慢慢往哈芝巷方向移動
新加坡不大,中間景點坐車又似乎很麻煩!所以我們選擇用步行方式
導航就靠老公和衡衡了!
新加坡氣溫雖然高,但不似台北般悶熱
故慢慢走過去也還好,還不至於熱到受不了!
阿都卡夫回教堂〈Abdul Gaffoor Mosque〉
地址: 41 Dunlop St, Singapore 209369
開放時間:09:00~13:00,14:30~18:30
進入參觀前要記得先脫鞋子
我們剛進入時,是從後門進去!
阿都卡夫回教堂:新加坡的一座清真寺,位於小印度區
建於1907年,於2003年完成修復。頂部有很多的拜樓
穿著短袖和短褲須先套上罩袍!正門才有的罩袍選擇
這個孩子說,Tony老師要他盡情的玩
所以要我拍照給老師看,証實他有盡情的玩!
阿都卡夫回教堂外觀是乳黃色及綠色相互交錯搭配,建築本身除了南印度風情外也結合歐洲風格,藝術氣息濃厚
阿都卡夫回教堂由於不是位於熱鬧地段,觀光客並不多
到達時,當時只有我們一家子和另一歐美家庭
裡面非常寬敞!教徒也不多
裡面的建築色彩也是乳黃色和綠色交錯搭配
大廳入口處精緻的三角牆上,有一個以阿拉伯文書法刻出的25道度數的日晷
放鞋地方還有可以洗腳的設計!
離開小印度區的阿都卡夫回教堂,我們要去下個景點哈芝巷
阿都卡夫回教堂和哈芝巷之間距離說短不短,說長又不長
搭計程車感覺又很短程,就走路過去吧!
路上就看到這美麗教堂!
哈芝巷位於Bugs武吉士區,附近有一知名回教堂:蘇丹回教堂
哈芝巷不長,巷旁二邊店面大多是下午才營業!
融合多種文化的哈芝巷,可以看到華人傳統的騎樓設計,也可以看到法國建築的百葉窗
趁至可看到馬來特色的屋瓦
每一個轉角都有驚喜,每一個角落都有美景
每間房子都漆不同顏色,整條巷子五顏六色,非常繽紛!故又名彩虹巷
這個櫥窗是融融對哈芝巷印象最深的記憶
哈芝巷很好拍照!隨便一個路旁都是設計
華人傳統建築的設計
哈芝巷很短,路的盡頭就是這畫滿各種顏色的牆
後面是一間酒吧!傍晚也許會比較適合來這裡,很多店面下午才會開!
新加坡垃圾桶真的很多,就連短短哈芝巷無論如何拍照,都無法避免這垃圾桶入鏡!
雖然是正中午,哈芝巷的人還不算少!走到這就是哈芝巷盡頭!
哈芝巷走到底,就可以看到這間白蘭閣街蝦麵
用餐時間人非常多,很多當地人來用餐
但我們此時肚子裡已經裝滿三間印度餐廳的料理
真的沒有多餘空間可以再裝食物
就放棄沒有進去吃